2023年12月29日,石家庄市在神兴小学教育集团槐南校区隆重举行了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神兴集团成果展示研讨会暨“双名工程”校长访学研修活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马振行,河北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刘涛,石家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萍,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宋辉,艺体室主任张丽霞,裕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中心主任程俊杰,裕华区小学教研室主任池拥民,市级、区级多名学术委员出席会议。全市巴蜀项目实验校成员,市“双名工程”部分校长等参加了现场活动,1.4万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参加了线上会议。
裕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中心主任程俊杰在致辞中整体介绍了裕华区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巴蜀项目本土化落地实施的情况,区域行政助力顶层规划,以研促行,协力推广,将巴蜀的智慧贯穿于教学、教研、管理、评价各个环节,以试点引路、点面结合的思路在实验校建设和区域整体推进上双线并进。经过近三年的本土化深耕实践,推进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取得了实效性成果,助力裕华优质教育发展。
神兴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霍洁做《教育是爱的践行》的主题汇报。巴蜀项目深度推进三年来,集团秉承“教育是爱的践行”,立足学校现场,以核心理念提升为关键,以四场变革为主线,从巴蜀成果中汲取智慧。一方面自上而下做好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做好实践创新,进行了一场立体的、综合的系统重置,实现了神兴内驱动力和创造活力的自我突破。
神兴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张利宁做《六力聚爱,探索优质均衡发展之路》的主题汇报。集团在学习巴蜀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了从“做的哲学”到“爱的践行”的路径,形成了现行的神兴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在核心凝聚力的建设中,坚持理念为先、文化融合,促进各分校在文化上达成深度认同;在提升运作执行力上,构建了现代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在集团化办学中,充分发挥“管理精、资源多、师资优”的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地与各分校分享管理理念和课程资源;在教育均衡的师资配置上,选派优秀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各个分校工作,为校区融合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在构建爱的课程上,集团各学科教师共研、共修、共长,确保“I”课程体系在集团各校区同步落实;在开展特色课程上,充分尊重各校区在人文环境中形成的特色和校区资源优势,鼓励校区内生创造力,一校区一项目开展国粹特色课程。
裕华区学术委员和四位教师代表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焦每一个人,激励师生共成长》的教师I论坛。在妙语连珠、扣人心弦的论坛现场,老师们从思想意识的转变到素养评价撬动课堂变革,从跨学科学习谈到协同教研,又从个体的进步说到团队的力量。问对间,能看到在这场温和而渐进的改革中,神兴集团课程化综合育人的目标准、路径清、成果丰。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都受益其中,彼此滋养,向上生长。
两位艺术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乐思至美,焕发新声》的I美课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三阶评价。音乐学科的三阶评价以个性化音乐表达为切入点,采用班级、年级、校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实现三阶发展。美术学科同样以个人、班级、校级的三阶美术展览为评价的方式,以“作业作品化”这一教学新形态,将一个个美术本、一间间教室,乃至整个校园都变为学生既能创作又能展示的艺术平台。
体育教研团队从学校现场的真实问题出发,分享了体育核心素养落地的校本化实践。在一个个真实的问题现场,一次次的校本化实践探索中,神兴娃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逐年得到提升,近两年集团校队在各类赛事中大放异彩。
德育主任以《“小中大课堂”为载体,德育课程综合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为主题进行汇报。老师们以学习的姿态,儿童的方式,转化与创新,去落实“教育是爱的践行”。通过“小中大”课堂一体化实施路径,让学生去转化各种真实场景所需的生活技能,练就本领,实现知行合一。植入生活的根,让立德树人“落地”,实现课程综合化,教育最大化。
国粹特色课程展示环节,神兴校区在“多维太极课程”的开发中呈现了多学科、多年级、多维度参与的课程成果,刚柔并济、气势如虹的太极扇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绿洲校区本着“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的理念,研发“1+5中医药文化”课程,动静结合,用好中医瑰宝,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中“活”起来。小药农日记”项目组生动有趣的讲述了种植和收获中的神奇体验,以及学科融合课程中的收获。位同校区剪纸社团的孩子们现场剪、刻,一幅幅作品生动形象,孩子们将剪好的作品送给了现场的老师们,精美的作品让人赞不绝口。雅清校区将京剧与多个学科融合,从课堂到舞台,孩子们在学习体验中探寻京韵之美,传承国粹文化。槐南校区将非遗文化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们在学习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非遗大集上,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河北非遗项目深深地吸引着观摩的项目学员,他们不断用照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画面。
石家庄市教科所巴蜀项目学术委员分享了带领实验校在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经验,艺体室主任张丽霞阐述了巴蜀项目成果展示研讨系列活动的整体安排和深远意义,各实验校真抓实干,特色凸显,效果显著。李蓉老师认为学习巴蜀只是开端,它指引着大家前进的方向。崔兰芹老师表示大家一直在扎实推进巴蜀项目实施,践行着“无体育不教育”的教育理念。敦文术老师认为神兴展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就是用系统化思维建构了育人体系。黄琦老师表示学巴蜀经历了从我—你—我们—你—我的循环,实现了实验校整体发展,师生的个人成长,以及教科研专业化的发展。
石家庄市教科所副所长宋辉作为神兴小学教育集团学术指导委员进行了点评,指出驱动学校发展变革的核心力是教育教学内涵的丰富和改变,神兴小学教育集团在扩大规模过程中进行整体变革和系统重置,做得不易且做得好,希望中小学校坚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选点突破,持续做、深入做、思考做,实现基于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石家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萍指出“双名工程”校长研修活动是《三航校长培养推进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校的活动展示、访学研修形成校际间互学互鉴共享的浓郁氛围,促进了校长们的成长提升。她指出,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巴蜀项目实验校神兴小学教育集团五育融合的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基础,希望与会的“双名工程”的校长们通过观摩研修活动能够取到真经、学到精髓,用系统思维不断完善学校的课程设计,以高质量的课堂来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马振行、河北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刘涛对石家庄市三年来开展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和指导意见,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培育石家庄市本土经验成果,持续做好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自2023年5月以来,石家庄市举办了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巴蜀项目成果展示交流系列活动,13所实验校展示汇报了推广应用的积极探索和本土经验成果,各实验区(县)也及时总结和提炼推广应用工作的可行路径和有效措施,切实发挥了实验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后期石家庄市将重点做好本土经验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黄琦 张丽霞)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教育局地址:长安区高营大街23-1号冀ICP备20009266号 网站标识码:1301000048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567号电话:0311-86036653网站地图
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