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以来,行唐县教育局坚持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化综改,坚持素质教育,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多措并举,促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统筹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在中小学减负中的责任,印发《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规范治理学校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
二是强化学校日常管理。督促学校落实减负规定对学生到校时间、作业量等作出明确规定。探索建立管控制度,健全完善家庭作业申报、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制度措施。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减负工作提供新动力、新方案。
三是抓严培训机构治理。成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对全县76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联合督查,清理整治18家,取缔违规机构5家,切实做到了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
四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不高于当地绩效工资指导线的1.1倍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增加部分用于课后服务学校教职工的补助,为有效落实作业管理工作提供保障。课后服务覆盖全县266所学校、教学点,惠及57393名中小学生。
二、多元发展,双减政策走入各级各类学校
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以及合理的拓展特长兴趣,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行唐县实验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轮滑进校园、阅读长廊的建立、礼学文化教育、打造书香校园等学校特色涌现了出来。他们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先后组织了“教师视听阅读分享活动”和“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诗歌朗诵暨演讲比赛”,他们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迈步“双减”新征程。
龙州中心西关小学减负不减乐,打造高效课堂,让题海战术退出教育舞台,把跳绳、体操、舞蹈等活动融入到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减负不减乐,减负不减质”。
南桥镇东杨庄小学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拔河、托球跑接力、传递呼啦圈、企鹅漫步等运动项目花样繁多,不仅营造了浓厚的竞赛氛围,又考验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团队精神,把“减负、提效、增质”完美结合,张扬了学生个性,促进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北河中心志和小学严抓课堂管理,对学生作业减量提质,并安排了手工制作、诵读、美术、音乐、乒乓球、国际象棋、书法、劳动实践等十几项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备受学生欢迎。
上方乡羊柴小学、上方小学精心构建“作业辅导+特色课程+课外活动”的延时服务模式,从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起,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开展基础课程教师巡视辅导,解决学生当天的作业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及功能教室、运动场地优势,满足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城寨乡北城寨明德小学开展高效课堂,严格作业管理,努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经典阅读、体育锻炼课上注重矫正学生的身姿,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本质,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城寨中心陈家庄小学、南郝峪小学、上方小学等学校从加大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家长会或发放明白纸、致家长的一封信、电子屏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提高家长的认识。通过听、评课、教研会、周三“教师悦读日”等形式提升课堂质量,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为“双减”赋能。
教育系统上下形成了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的浓厚氛围,推进了育人方式改革,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双减”各项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赵龙 吴天娜 杨璐)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教育局地址:长安区高营大街23-1号冀ICP备20009266号 网站标识码:1301000048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567号电话:0311-86036653网站地图
访问量:0